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行业资讯

湖北部署“十二大行动”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j9九游会行区

  j9九游会近日,湖北省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先行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12项重点行动。

  为做好《实施意见》的宣传解读,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将连续举办8场新闻发布会。4月18日举行首场发布会,介绍《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和“十二大行动”等。

  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新武介绍,《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一张蓝图、两张清单、三个统筹、四化同步”。

  “一张蓝图”,就是把《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先行区建设总体设计和行动纲领,统领全省各类规划,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多规合一”中“一”的问题,解决当前各类规划中上下不贯通、说与做“两张皮”的问题,做到省市统一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策略,实现省市一体、步调一致,一张蓝图干到底。

  “两张清单”,就是分区分类分级细化落实流域治理单元及管控的负面清单,因地制宜确定完善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清单,以“两张清单”明底数、定路径、优布局。负面清单体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明确并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和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的底线。正面清单体现“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立足各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找准自身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国土空间布局相适应、相统一。

  “三个统筹”,就是坚持整体论和重点论。“三个统筹”分别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以国土空间布局的有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序,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四化同步”,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要明确并落实四化和四化同步的目标、指标及重点任务,因地制宜找到找准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特色化发展、项目化落实、机制化推进、科学化考评”,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实现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沈悦在发布会上介绍,“十二大行动”是先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

  流域安全是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自古以来,治荆楚必先治水,水是湖北最大的特点。湖北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大政治责任,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粮食大省、生态大省。

  必须划分流域,明确治理单元,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和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底线,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j9九游会人民安康。

  推进平安建设,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

  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识变应变求变,j9九游会坚决维护政治安全,保障经济安全运行,加强社会风险防范,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

  高水平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习5次考察湖北,都对湖北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赋予湖北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责任。湖北科创资源丰富,武汉成为国家批准的第5个科技创新中心。

  作为科教大省,必须以湖北所能服务国家所需,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以“用”为引领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先行区建设的基础和支撑。现代产业发展往往是以特取胜、以优制胜,必须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湖北产业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备,完全有条件主动作为,把自己的好做得更好,通过搭建质量高韧性强的供应链平台,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优势产业,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世界级产业集群。

  三大都市圈是先行区建设的主战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发展的普遍规律。

  湖北建设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不仅仅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遵循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规律,通过增强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三大都市圈引领的城镇化格局和区域经济布局,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辐射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强县工程是先行区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当前,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和短板弱项。实施强县工程,就是要牢牢把握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多渠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具体内容包括: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体系,统筹县城、乡镇、村庄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建设美好农村人居环境。

  绿色低碳发展是先行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j9九游会必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巩固湖北“四屏一山、三江一平原”的总体生态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共建共治共享是先行区建设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进一步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发动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要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j9九游会成果共享。

  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湖北地处中部腹地,具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能够形成辐射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市场规模,在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增加供给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空间。

  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消费提质扩容,精准扩大有效投资,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切实打通堵点,畅通经济循环,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是先行区建设的先手棋。湖北一直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交通大通道的中心枢纽,具有良好的“铁水公空”综合交通条件,但是交通枢纽功能还不够强、多式联运体系还不健全。

  必须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引导枢纽城市功能协调发展,建设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宜荆荆和襄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重要机场、铁路场站、核心港区,高质量建设一批现代化枢纽港站,构建“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四网互联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建设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是先行区建设的重要依托。湖北虽然九省通衢,但区位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经济便捷的物流体系是我省集聚各类发展要素的迫切需要。

  必须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物流设施布局,发展多式联运体系,构筑通关、市场信息、跨境物流、海外仓配、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体系。

  改革开放是先行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j9九游会湖北面临着内循环不够顺畅、外循环不够通达的问题。

  要从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特别是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实施意见》提出了科创能级实现新跃升、协调发展达到新水平、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展现新气象、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安全能力得到新提升的“六新”目标。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介绍,“六新”目标和71项指标相互支撑、有机统一,共同构成先行区建设的“指挥棒”,是衡量先行区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71项指标涉及流域综合治理、科创能级提升、现代产业体系、三大都市圈建设、强县工程、绿色低碳发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内需体系培育、综合交通体系升级、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改革开放等11个方面。

  黎东辉表示,71项主要指标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创和产业类指标有23项、城乡区域协调类指标有17项;二是体现先行区建设“先行”的要求,重点突出能够体现“先行”要求的关键性指标,指标值一般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体现科学务实可落地的要求,指标体系充分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十四五”规划、《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中的主要指标相衔接,做到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黎东辉介绍,湖北将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加强指标体系的考核评估,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实施意见》落地实施。

  围绕“考什么”,制定评价办法。坚持有目标就有指标,有指标就有任务,有任务就要考核的原则,将71项指标和《规划纲要》底线管控负面清单落实情况整体纳入考核,科学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和分数。

  围绕“怎么考”,创新考核方式。坚持年初定目标、年末考核目标,不搞横向比较排名,重点聚焦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市州甩掉历史包袱,“在同一起跑线上”竞相发展。

  围绕“怎么用”,强化结果运用。将指标考核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作为对各地各部门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各地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推动先行区建设加快成势见效。

  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全面起势去年以来,湖北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全面起势,呈现新气象、取得新突破。

  黎东辉介绍,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武汉获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加快建设,187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汉江实验室实现我省国家实验室“零的突破”,9家湖北实验室全部进入实体化运行;有效突破产业瓶颈,涌现出超快激光器、400G硅光芯片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建立省委常委领衔推动、省直部门协同联动、院士专家智力支撑、工作专班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16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1%,经济含新量持续攀升。

  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加快发展三大都市圈,推进武鄂黄黄快速路网、新港双柳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打通13条断头路瓶颈路;实施强县工程,2022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5.8%、7.9%,均居全国第1。

  塑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新优势,加快推进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等5个高铁项目,建设南北向水运新通道;以建设国际货运航空物流枢纽为目标,提升花湖机场运营管理能力和水平,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已经开通,年底前计划开通40条国内货运航线条国际货运航线。

  增强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政务、社会、开放、法治、要素、设施等“七大环境”建设,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47条”。

  此外,湖北坚决守住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底线。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争创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保持在Ⅱ类,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4.2%。